背景:钢铁行业作为供给侧改革的领头羊,2018年已经提前完成了去产能任务,钢铁企业利润也在去年达到高点。那么在2019年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之下基建能否顺利托底钢需?PPI增速转负后钢价韧性还能持续吗?M1M2增速差又给了我们哪些钢价走势的预判?本期我们采访到Mysteel资讯总监徐向春来解答以上问题——
丨核心观点:
1、预计将来还会有两到三千万吨的产能压减。后期供给侧改革将着力于钢铁行业去杠杆,降低资产负债率。今年供应端平稳或略有扩张,而基建升温很难对冲房地产和整个经济周期的下行趋势,过剩的压力相对要大一些。
2、今年钢价在春节后企稳,但对反弹要保持清醒的认识,对春季行情的看法也相对冷静。和去年相比,今年价格大概率重心下移。
3、2018年下半年政策红利减弱,螺纹钢价格更多遵循本身市场的规律运行。M1M2增速差低点有可能出现在1月,对比历史规律提前螺纹钢价格低点两个季度,没有产业政策的持续支撑下,螺纹钢低点在两个季度内出现的可能性很大。下半年,随着逆周期调节效果逐步见效,钢价有望走出一波明显的反弹行情。
丨以下是采访实录:
小编:2018钢铁供给侧改革提前完成目标,那么2019年供给侧改革预计将在哪几方面继续发力? 2019年的需求您怎么看?
徐向春:钢铁行业已经提前完成了5年化解过剩产能1亿至1.5亿吨的上限目标。预计将来还会有两到三千万吨的产能压减,但这也仅为河北、山东、江苏等地完成本省去产能任务的收尾工作。
后期供给侧改革将着力于钢铁行业去杠杆,降低资产负债率。截至2018年底,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资产负债率为65.02%,同比下降2.6个百分点,但离中钢协提出的60%以下负债率目标仍有一段距离。
另外,由于前两年钢厂利润丰厚,复产的冲动依然十分强烈。工信部、发改委等部门提出,严防新一轮产能扩张,严防“地条钢”死灰复燃,严防产能置换变扩张产能。
还有一方面是调整产能布局,北方京津冀地区退出、沿海产能新建,通过置换方式来改善布局。
从供给来讲,压减产能不像前几年那么严格之后,供应端平稳或略有扩张。从需求来讲,目前经济还处在下探寻底的阶段,尽管基建升温但很难对冲房地产和整个经济周期的下行趋势。
因此,今年供应过剩的压力相对要大一些。
小编:刚才您提到了房地产,最近市场有传闻放开限购政策,您怎么看?
徐向春:有几个城市放松了限购政策,这使得市场产生了一些联想,但是要明确看到政策的天花板:房住不炒,高房价造成了居民杠杆增加非常快,即便有微调也要防范房地产过热。
小编:PPI同比增速年内跌至负值区域是大概率事件,目前工业品整体已进入主动去库存阶段,伴随的应是价格加速下跌。但钢价依旧表现出相当的韧性,您如何看待当前这一现象?
徐向春:其实从动态上来讲,11月份开始钢价已经出现了一波暴跌,三个月环比价格降7%-8%,已经远超其他工业品的跌幅。
今年钢价在春节后企稳,但对反弹要保持清醒的认识,对春季行情的看法也相对冷静。和去年相比,今年价格大概率重心下移。尽管短期反弹,但还是有所反复,经济下行压力和本身已经经过三年强劲上涨之后,都使得钢材价格进入调整周期。
小编:2017年12月的螺纹钢阶段性高点与M1M2增速差的顶部相隔17个月,若以其2018年10月的高点计,则已相隔27个月。而之前,螺纹钢价格见顶与M1M2增速差的时间间隔普遍约2-7个月,您如何解释这一情况?您又是如何看待螺纹钢未来走势的?
徐向春:M1M2增速差从过去来看是先行指标,近两年相隔高点的推迟背后是供给侧改革产业政策,供应端收缩对冲了先行指标产生的效应。
从2018年下半年政策红利减弱之后,螺纹钢价格更多遵循本身市场的规律运行。M1M2增速差低点有可能出现在1月,对比历史规律提前螺纹钢价格低点两个季度,那么在没有产业政策的持续支撑下,螺纹钢低点在两个季度内出现的可能性是很大的。下半年,随着逆周期调节效果逐步见效,钢价有望走出一波明显的反弹行情。